夏秋季蜂類活動頻繁,蜂蟄傷是兒科常見急癥,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蜂蟄傷看似小事,卻可能暗藏危險。被蜂蜇后,多數(shù)人只會有局部紅腫、疼痛等輕微反應,但對毒液過敏的人,可能出現(xiàn)全身變態(tài)反應,嚴重時會引發(fā)過敏性休克、急性腎功能衰竭,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,若搶救不及時,還可能危及生命。
一、不同蜂類,毒性大不同
常見的蜇人蜂有胡蜂(俗稱馬蜂、黃蜂)、蜜蜂、蟻蜂等。蜜蜂和胡蜂的腹部末端都有毒囊和毒刺,但毒性差別很大:蜜蜂蜇人后,毒刺通常會留在體內(nèi),且毒素含量少,一般只會引起局部瘙癢、紅腫。
胡蜂的毒刺很細,能反復蜇人,毒液呈堿性,毒性遠強于蜜蜂。民間常說胡蜂能“蜇死牛”,足見其危害性。
二、蜂蟄傷的癥狀要認清
局部癥狀:被蜇處會有劇烈的燒灼樣疼痛,還可能出現(xiàn)皮疹、瘙癢、水腫,嚴重時水腫會蔓延到整個肢體。如果蜇傷部位在舌或喉部,可能會影響呼吸,一定要格外注意。
全身癥狀:可能出現(xiàn)過敏性休克,表現(xiàn)為血壓下降,進而導致循環(huán)、呼吸衰竭;還可能有發(fā)熱、全身疼痛、頭痛、躁動不安、肌肉痙攣等情況。
三、蜂蟄傷后,這樣處理才正確
第一步:清除蜇刺,先檢查傷口有沒有毒刺殘留,發(fā)現(xiàn)后要小心拔除,千萬別擠壓傷口,不然會讓毒液擴散。
第二步:清洗傷口, 被蜜蜂蜇傷,因其毒液呈酸性,可用肥皂水或5%~10%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傷口,被胡蜂蜇傷,毒液呈堿性,可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,如果分不清蜂的種類,直接用清水沖洗即可。
第三步:及時就醫(yī),這是最關鍵的一步!如果是被群蜂蜇傷,或者被單只蜂蜇后出現(xiàn)了蕁麻疹等過敏癥狀,哪怕只是感覺全身不適,都要立即送孩子去醫(yī)院。蜂蟄傷的致死原因主要是過敏反應和多臟器功能衰竭,早一分鐘就醫(yī),就多一分安全保障。
四、做好預防,遠離蜂蟄傷
外出時多留意,帶孩子去郊外游玩或戶外活動時,先觀察周邊環(huán)境,避開蜂巢,不要去捅蜂巢。不給孩子穿顏色鮮艷的衣服,盡量穿長袖長褲、戴帽子,減少皮膚暴露。出行前別讓孩子接觸香水、化妝品,也別飲酒,這些氣味容易招蜂。
五、遇蜂群攻擊,這樣應對
如果遇到蜂群攻擊,快速用衣物裹住孩子的暴露部位,讓孩子蹲下不動(胡蜂是色盲,不會主動攻擊靜止的物體)。記住,別讓孩子奔跑或撲打蜂群,以免激怒它們。被蜇后也不要擠壓、抓撓傷口,避免毒液擴散或皮膚感染,要立即送醫(yī)。
夏秋季是蜂類活躍的季節(jié),保護孩子遠離蜂蟄傷,需要家長多一份細心和警惕。如果孩子不幸被蜇傷,別慌亂,按照正確的步驟處理并及時就醫(yī),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傷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