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間盤突出癥,俗稱腰腿痛,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。退變、外傷等因素均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,壓迫神經根,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。據統計,我國約有2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,發(fā)病率達15.2%。骨科二病區(qū)能夠在局麻條件下經皮膚上“黃豆”大小的切口,采用椎間孔鏡成功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實施髓核摘除術,為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福音。
椎間孔鏡是微創(chuàng)治療骨科疾病的最新技術,椎間孔鏡術后護理目前是臨床護士和臨床醫(yī)生必須熟悉的基本護理,椎間孔鏡手術不屬于開放性手術,屬于微創(chuàng)手術。
1、術后平臥位4~6h,監(jiān)測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翻身時保持脊柱的穩(wěn)定性,采取軸線45°,防止脊柱扭轉,可采取左45°~平臥~右45°的方法,2h翻第一次,觀察雙下肢感覺、運動及二便有無異常。
2、第1~3天,行直腿抬高鍛煉并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。初次由30°開始,逐漸加大抬腿幅度,并指導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,每天2次,注意觀察針孔輔料,有無疼痛、紅腫,每日消毒并更換敷貼。飲食以清淡、多湯水而富于營養(yǎng)忌油膩,煎炸食物。
3、第3~5天,加強以上鍛煉,增加下床活動時間,鞏固鍛煉的效果,增加康復信心,應注意敷料情況,脫落及時更換。飲食以清補為主,多食蛋白質含量高及維生素的食物,如:瘦肉,蛋類,乳制品。
4、第7~14天,開始腰背肌鍛煉,提高腰背肌的力量,增強脊柱穩(wěn)定性,開始用五點式, 2周后可改為飛燕式,每天2~3次,每次30分鐘,逐漸增加次數,并逐漸過渡到日常生活中,即使痊愈出院,也應堅持半年以上。
椎間孔鏡術前護理同樣也需要引起重視,術前要清淡飲食,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要注意術前和患者的溝通技巧,讓患者了解椎間孔鏡技術,解除患者顧慮,為手術做好準備。
椎間孔鏡術后護理
2016-12-12
瀏覽: